|
机器人水电站巡查应用场景:水电站具体案例 项目名称:水电站智能巡检项目 实施地点:四川·雅安 项目背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水电站的建设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和全新目标。水电站设备之间关系密切,相互耦合构成有机整体,设备的状态巡检与故障诊断是实现智能水电站的重要手段。另外,传统的发电企业值班员人工巡检,受人员的生理、心理素质、责任心、外部工作环境、技能技术水平等影响较大,存在漏巡,缺陷漏发现的可能。同时,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远方集控普及、向都市化水电发展的趋势及提质增效等要求,减少现场值班、巡检人员对智能化巡检手段的需求也变得迫切。 该项目中水电站于1995年投运发电,主辅机设备在经过20余年的运行之后开始步入老化、劣变,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持续增高并且部分主辅机设备处于机器人不便巡检的位置,对智能巡检的覆盖范围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全面准确地分析设备运行状态、评估设备健康状况,急需一个符合智能水电站要求的集成所有设备状态数据的一体化巡检设备与分析平台。
实施方案: 结合水电站全方位立体化的设备巡检与分析需求,为保障发电设备正常运行并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的风险,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巡检的力度,方案采用轮式智能巡检机器人为主,结合 由增加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监控点的方式建立的工业电视系统,共同形成综合智能巡检系统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专家自动完成水电站运维设备的巡检工作,让远程专家不用到现场通过网络就能实现设备分析与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实现了全站主要主辅机设备的自动巡回功能。
产品功能: 水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采用四轮驱动底盘,配合控制算法实现自主激光导航,自动充电系统及机器人自主控制电控门系统,支持自动、特定、手动三种控制模式下的巡检,主要包括全面巡检、例行巡检、专项巡检、特殊巡检、自定义任务、地图选点及任务展示等子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各仪器设备外观、仪表表计读数识别、温湿度识别、漏水识别、漏油识别、现场光照判断识别、安全帽佩戴识别、开关状态识别、指示灯状态识别、噪声识别、振动识别等。 巡检机器人还需具有离线数据采集功能,对于在未联网的情况下完成巡检任务时,机器人自身能完成数据采集并存储采集数据,在网络恢复后,能上传至后台。 电站工业电视和其他输入源作为除巡检机器人以外的数据采集方式,与巡检机器人共同构成综合智能巡检平台。综合智能巡检系统监控后台实现了实时监控、机器人状态控制、机器人巡视任务管理、数据查询统计、系统互联、报表统计、系统配置、告警管理等功能模块。监控系统人机界面操作友好,操作方便,信息显示清晰,便于人机交互。能够对设备的可见光、红外视频和机器人状态进行实时监视;通过任务管理和遥控等手段对机器人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提供各类数据的实时查询和分析能力;自动生成巡检任务报告;提供巡检报告打印、实时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以及数据分析诊断功能。
应用效果: 综合智能巡检系统平台建设后,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巡检,降低运维人员设备巡视强度和安全风险,提升巡检质量。对水电站的主厂房(发电机层、水轮机层、蝶阀层)、副厂房(厂用屏室、中控室)、主变、GIS室、大坝等,实现水电站远程监控、优化运行人员配置、提高运行工作效率,提高公司生产经营水平。 其中,主厂房发电机层、GIS室、大坝、主变区域为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范围,其余区域结合电站工业电视系统巡检。满足了雨城水电站各区域全覆盖立体巡检,弥补了由于空间限制巡检机器人无法抵达的不足,竣工后,该项目路成为能源网络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为水电站智能巡检系统研究提供样板。 |